大洼开门迎宾来
发布时间:Sep 30, 2021 | 作者:赵飞 申睿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转眼间,已至深秋。
乡村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美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清静的乡村;“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是杜甫诗意的乡村;“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是范成大收获的乡村。那么,说到乡村,必须来看看大洼,踏着清晨的第一缕微光,伴着缓缓的溪水,行走在乡间的石板路上,看太行山幽转苍翠,赏大洼秋水渐潺湲。
值此国庆假期,大洼诚邀您赏石、赏景、赏石桥,品游、品文、品“三珍(柿子、核桃、花椒)”,享住、享乐、享民俗。
古村美景篇
青山、秀水、石村
石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山夹明镜,石桥落彩虹。草木蔓发,苍山可望。老山、新茶,淡淡的雾霭侵染这巍峨的孔子峰,置身这仙气氤氲的山坡,怀想“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静谥安宁。
秋日的大洼,美在石韵。经历了春雨、夏晒,迎来了秋的滋润与风霜,石头村的石韵更浓。用手轻抚冰凉的石头,感受石的温度,仿佛石头在用自己的语言告诉你秋天来临。
就地取材石上居,垒石筑堰造奇观。一眼看不到尽头的青石板路,走上去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是连接大洼与你的无形纽带,带着你徜徉于每一个说不完的故事里。顺着小路走上去,满山的绿树将炽热的阳光化成了点点光斑,清风吹过,令人暑气顿消。走到半山处,回首望孔子峰,整个大洼村尽收眼底,仿佛置身于一幅精致的水墨丹青画。
走在小巷,偶遇抽着旱烟踱步的老人,倚着门框晒着太阳的妇人,含着微笑打声招呼,或是絮絮叨叨地扯着一些家常,片石砖木,烟火人家,都是乡愁的滋味。
古村民俗篇
跑船、舞龙、跑竹马
大洼,一座古朴的石“城”,从明清至今,大洼村的村民凿石续崖建造屋院,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人间奇观”,山不崇而秀,水不阔而文的自然美与深厚悠远的文化底蕴的人文美在这里完美相融,相得益彰,从而使大洼散发出了独具特色的魅力。石桥,历经沧桑,见证了大洼的兴起与兴盛,石桥上发生过多少故事,石桥下川流了多少人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月轮回。石桥,一道道缝隙是“年轮”,光滑的桥面是岁月,弯曲的身躯是沧桑。矗立山村五百年,悲欢离合尽惘然,回首沧桑已数番,感怀无尽又何言。它见证了小山村的蜕变,成就了大洼的今天。
深厚的历史积淀,使大洼在时空的长河里蕴积下了绮趣的一笔,这里有民间最特色的求雨文化、最生活化的民俗文化。
跑竹马,扮上戏服的村民,仿佛穿越到古代,骑马驰骋疆场。
跑船,一对“夫妇”划船而行,回首相看,互诉衷肠,甜蜜蜜,令人羡慕。
舞龙,两条腾空而起的长龙,舞动身躯,驰骋遨游,预祝着祖国的繁荣昌盛。
除此之外,还有好多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同样精彩纷呈,有旗袍秀、舞蹈、歌曲、戏曲、演奏、吹唱、诗歌朗诵等等。
古村民宿篇
古街、古院、梦中人
被誉为“太行山里的布达拉宫”和“太行石头村”的大洼,是最适合探幽访古的地方,漫步在迷宫一样的石街石巷中,听脚步叩动青石板路发出的清脆响声,静坐在老屋的水井旁,看夜色渐起,晕红的灯笼挂在染着乡愁的门檐上,那些古老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把你带进一段久远的时间里。
大洼有很多保存得很好的民居古院,而古院改造的民宿,少了几分森冷,多了几分居家的温厚,少了几分贵气,多了几分入世的精致,在大洼村里小住,常常会期待时光走得再慢一些,夜晚伴着点点星辰悄然而至,此时野芳发而幽香,蛙鸣声声入耳,此时真是静得心安、闹的有情。
山中若有眠,枕洁白明月,盖满天星尘。夜中若有渴,饮银瓶琼浆,品流水芬芳。月不曾瘦,瘦的是辗转反侧的情思。星不曾灭,灭的是阑珊灯火。一片寂静,享受独醒,用心聆听思绪,用情感受山村。
古村夜游篇
江风、渔火、灯火
大洼的夜晚有一种特别的美丽,夜游大洼,你会看到和白天不一样的风情。夜色渐起的时候,石板街上大大小小的院子里的灯一盏盏亮了起来,暖黄色的灯光映着整个大洼,使大洼在圆月的清辉中披上了华丽的霓裳,灯火璀璨,云霞飞瑶。这里不但有万家灯火的温馨,也有古老石村的寂寥,古老与现代,素朴与缤纷,喧嚣与宁静在这里交融,呈现着火树银花的别味夜景。
老人们坐在门口的石凳上絮絮地话着家常,三三两两的孩子在街上笑闹着跑过,许多游客在街上寻找不同的角度拍着大洼夜色。此时的大洼石桥是最热闹的地方了,沿桥两岸被灯光装点得五彩缤纷。路边的小吃和冷饮生意都十分火爆,人们吹着山中晚风,享受着亦饮亦歌涤俗虑,乐山乐水蕴闲情的美好意境。
直到夜深,凉意浓了,人们才三三两两地散去,夜雾中,大洼的灯光更加朦胧,远处的更声和着狗叫声远远传来,村的晚景便意趣横生了。
古村特产篇
花椒、核桃、柿里香
秋日的大洼,美在丰收。最是一年收获时,万里梯田尽金黄。百转千回如画里,作画非笔锄作田。一层层梯田,像给群山穿上了金色的铠甲,农忙的村民赶驴上山,收获丰收的喜悦!
花椒、核桃、柿子、黑枣、黑豆、小米,大洼的特产土生土长在大洼的泥土里,带着自然的清新,泥土的芬芳,古老的韵味。包装一新的特产,静待游人的游览。带走一些特产,留住大洼的味道,回味世外桃源的情趣。
大洼村的村民亲情浓厚,和睦乡邻,更会热情的招待客人。《桃花源记》上有“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毗邻而建的一家家农家乐、小餐馆。
在大洼品石、赏夜、观景、看民俗演出,一派生机勃勃、热闹欢腾。请将大洼的美景尽收入眼底,将大洼的石韵刻画在脑海,将大洼的民俗装入心田。来时带上亲朋,走进大洼亲近原始的味道,感受大洼的热情与淳朴,感受国庆的喜悦与欢庆,归时带上石情,是多么美好的一段回忆。
这个十一国庆,欢迎您到大洼来。
- 上一篇: 涉县第七届运动会群众组中国象棋比赛
- 下一篇: 更乐镇多会合一安排部署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