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红 显真情
发布时间:Jan 17, 2021 | 作者:河南店镇 吴晓
河北疫情发⽣以来,河南店镇党委、政府牢牢扛起疫情防控责 任,迅速安排部署,党员⼲部闻令⽽动、冲锋向前,团结带领⼴⼤ 群众在防控疫情⽃争第⼀线坚守初⼼、勇担使命,筑起层层守护的 坚强壁垒,在这场全⺠战役中涌现出了⼀⼤批逆⾏英雄和感⼈事迹。
★支部引领显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责任就是担当。河四村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启动镇、村、组三级防控工作责任网格体系。双委干部各司其职又协同配合,24小时完成人员信息摸排并建立台账,2小时村内胡同封堵到位,高标打造疫情防控先锋岗,组建防控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筑起一座钢铁长城。
★一线抗疫巾帼红★
郝北思,女,1988年出生,现任河一村支部书记,村民都亲切地喊她“小支书”。由于丈夫长期在外地工作,全家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人,为了安心抗击疫情,她把8岁的儿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一心扑在工作上,像上了发条一样,昼夜不停坚守在抗疫一线。村里的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逢人就夸,我们小支书敢担当、有魄力、不简单呀。
★最牛气的拆迁户★
“村委出钱搭建疫情防控点简易房?我不同意!”赤岸村村委会主任李梅林执意反对,“红色主题公园拆房不是分了每家两个简易房么,我把自己的腾出来放卡点就好了。剩下的钱用来储备防疫物资,决不能让一线人员受累又受困!”关键时刻总冲锋在前的李主任让大家打心眼儿里佩服,在他的带领下,全村上下一心、疫情防控工作干劲儿十足。
★党旗下铮铮誓言★
疾风知劲草——他是“不会累”坚守者。夜里气温-15℃,正对风口的河三村疫情检查站灯火通明,64岁的老支书熊海江被寒风吹得直哆嗦,不时地搓手跺脚坚守在岗。“海江叔,您快回去吧,晚上安排其他人来值守”支书张彦雷前来催他回去休息,“不用!我身体硬朗,一点儿都不累,为乡亲多做点事我心里才高兴!”从疫情零星爆发开始,防控检查站每天都有他的身影。
退役不褪色——他们是“不顾家”父子兵。天刚蒙蒙亮,王堡村退役军人杨太平匆匆吃了口饭,便走向村口疫情防控点。儿子杨鑫雨担心刚做完胃癌手术的父亲,赶来劝说他回家休息。杨太平面容严肃:“儿子,咱爷儿俩既是退役军人,又是党员,虽然早就脱下了军装,但不能褪去军人的本色呀,只要是乡亲们需要、国家需要,我们就要第一时间冲上去!”杨鑫雨鼻子一酸:“我跟您一起!”他狠了狠心将未满月的孩子托付给妻子,便与父亲一起投入到了防控工作中……
亲戚或余悲——她是“不懂情”的逆行人。正在一线执勤的岭后村双委干部李兵虾,短短四天内两位亲人相继离世。小孝于家,大孝于国。沉重的打击没有击垮她,一句“我没事儿”,便强忍悲痛、简办丧事,又毅然奔赴到抗疫一线。
★同心同德一戎衣★
脱贫不忘本,反哺显真情。刘章牛,79岁,庄上村的一名建档立卡户,听说了村里招募志愿者后,他不顾年纪大、不念家里暖,直接找到村支书刘方明:要当志愿者。问他为啥,他说:“国家给了我这么多帮助,关键时刻咱也要出一份力啊!”
代夫上阵,同心抗疫。 石龙村双委干部崔海军术后仍未痊愈,看到河北疫情的严峻形势,想到村里抗疫人手严重不足,自己又不能马上返岗,心里非常着急,妻子李秋华看出了他的心思,主动请缨,走上抗疫一线,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丈夫的职责。
这个冬日有点暖。 一大早,河二村民熊保平为卡点值班人员送来了热腾腾的包子和米粥,当村民问到她的初衷时,她总是乐呵呵的说,“值班人员为我们受苦受累,总不能让他们再饿着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多少英雄挺身而出,也许他们言语并不铿锵,身板并不厚实,步伐并不矫健,但就是这样的他们撑起了一个家,一个国!有他们,阴霾终将散去!加油!!!
- 上一篇: 涉县更乐镇:涌在抗疫一线的“志愿红”
- 下一篇: 我是志愿者,同舟共“冀”,有你,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