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坚守
发布时间:Jan 23, 2021 | 作者:偏店乡
冬季的深山,蜿蜒的山路两侧只剩下荒凉的山。颠簸的车子忽然停了下来,我打开车门,走了下来,便觉得有股寒气猛然袭来,落到脸上刺得生疼。远远望去,一座连着一座的山,真的喜欢不起来,毫无生机,凭添了一丝苍凉。一座蓝色的简易房静静地立在山脚下,一条条红色的条幅在寒风中摇晃,十分扎眼。
“这个疫情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呦!”看不见人影,苍老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扭头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来,瘦弱的身体在寒风中显得那么单薄。老人站定后,看着前方的大山又是一声叹息。
这位老人叫肖桂华,今年70岁,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生在偏店乡后寨村,这一生也都奉献给了后寨村。老人跟我说1972年河北省果树研究所驻扎在后寨村的时候,他便承担起了修剪核桃树的工作,让他很自豪的是2年后后寨的核桃种植作为典型受到12个省相关单位参观学习,正是这份服务家乡的自豪让老人坚定了一生为公的信念。终于,在1982年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进入了后寨村双委班子,兼任支部委员、组织委员,成为了一名真真正正的公仆,也是从那时起,他担任起清扫道路卫生、防火巡山、民事调解等工作,这一干就是几十年。哪怕到了退休的年龄,老人也不计报酬每年如一日地工作,每天早上五点钟起来打扫街道,八点准时到村委上班,然后开始了一整天繁琐的工作。这期间经历过家人的不理解,经历过周围人的误会,然而这些并不能动摇他的决心。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难做,做则必成。这位老人,是一名农村党员,他斗志昂扬、不畏艰辛,在当前疫情如此严峻之时主动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数九寒天、寒风凛冽,他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站岗值班、全面消杀、宣传引导,这些工作再一次占据了他的生活。
肖桂华在后寨村疫情防控卡口值班
以前总觉得70岁应该是一个人颐养天年的年纪,现在觉得,年龄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当我问到老人觉不觉得辛苦的时候,老人提高了嗓门对我说:“只要是党交给的任务,排除万难也要完成!”。他把担当融进骨髓,把使命抗在双肩,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肖桂华在进行街道的消杀
“下车量个体温,做下登记。”老人转眼间就拦下了一辆想要进村的车,眼前这个老人站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他头上每一根银发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脸上每一道皱纹都记录着往日的功勋,他的脊梁也诠释着一名老党员的责任,那就是属于他奋斗的时光和抹不去的人生经历。
肖桂华在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
猛然间,一只喜鹊飞过,为这荒山添了一笔灵动,是啊,那些怕冷的鸟儿都飞走了,只剩下喜鹊、麻雀仍然在阳光下飞翔,它们是冬季家园的留守者,在田野上空短暂地飞行后又落下,然后昂首挺胸地走来走去,它们一直坚韧地守候着这座深山,等待着暖春的到来。
- 上一篇: 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偏店乡转业军人抗击疫情在行动
- 下一篇: 疫情当前,青年请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