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产业扶贫筑高地,生态优先派红利----刘家庄村推进虾稻共作按下扶贫“快进键”

发布时间:Apr 15, 2020 | 作者:辽城乡文化站 席旭东



     产业扶贫筑高地,生态优先派红利----刘家庄村推进虾稻共作按下扶贫“快进键”



     春日的花香正在弥漫,城市的餐桌上已经漂荡起小龙虾的香气,越来越多的食客被小龙虾独特的风味勾起了食欲,在这一波餐饮潮流中,


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郭利军抢占商机,推进“虾稻共作”探索产业扶贫新思路。





支书郭利军走进田间地头


     

      

     刘家庄村临近漳河,沿河两岸上千亩水地,推行虾稻共作条件得天独厚。“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郭利军算了一笔账,小龙虾


按照每亩收获300斤,往年的收购价30元每斤算,刨除成本亩净增收五六千元。



支书郭利军带领农户平整稻田


       

      刘家庄村采用“村集体+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将村集体16亩稻田平整完毕,投放1800斤小龙虾苗,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


生产过程中通过吸纳贫困户就业,实现就地脱贫致富。



发动农户共同劳作


      


     除了带动特色产业扶贫,“虾稻共作”模式更大的优势就是通过“虾稻制衡”实现生态种养,小龙虾食用杂草,水生动物等自然饵料,


其排泄物又可以为稻谷提供生长肥料,有效规避了农药和化肥,保障了稻虾的品质和口感,更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绿色养殖。




水塘环稻田



新购虾苗投放田间

     

       实现虾稻共作虽然是刘家庄村推进扶贫工作的一小步,但却代表辽城乡创新产业扶贫方式,推动产业融合迈进一大步,在2020年


辽城乡力争因地制宜,发挥各村的地域优势,探索出一条独特的,环保的脱贫致富路。